原位雜交實驗技術主要器材和實驗步驟
原位雜交實驗技術主要器材和實驗步驟 | 時間: December-7 11:25:02 | 分類:技術欄目
凌儀生物專業提供高速離心機,美國Bio-rad伯樂電泳儀,德國eppendorf艾本德移液器,PCR基因擴增儀,雅培原位雜交儀,Thermo熱電離心機等實驗室儀器設備,要省錢,別錯過哦。關于原位雜交實驗技術主要器材
醫用微波爐,恒溫水浴箱、濕盒、PNP筆等。
三、試劑
試劑:
● 2.5ml/L 的醋酸--2.5ml/L醋酸酐:
三乙醇胺 13.2ml
氯化鈉 5g
濃鹽酸 4ml
醋酸酐(用前加) 2.5ml;
● 20×SSC(pH7.0):
氯化鈉 175.3g
枸櫞酸鈉 88.2g
雙蒸水定容至1L;
● 100×Denhardt‘s:
Ficoll 1g
PVP 1g
BSA 1g
ddH2O 定容至50ml;
● 雜交液:(50ml) 用量 終濃度
100%去離子甲酰胺 25ml 50%
100%葡聚糖硫酸脂 5mg 10%
100×Denhard‘s 0.5ml 1
1Mtris-HCL(PH8.0) 0.5ml 10Mm
5M NaCl 3ml 0.3M
0.5M EDTA (PH8.0) 0.1ml 1mM
10mg/ml 變性魚精DNA 0.5ml 100ug/ml
ddH2O定容至25ml
● 0.1M甘氨酸/PBS:
甘氨酸 7.5g
Na2HPO4 30.8g
NaH2PO4 2.8g
NaCl 8.5g
溶于800mlddH2O,定容至1000ml,高壓,室溫儲存;
●TSM1 (1000ml):
1MTris-HCL(PH8.0) 100ml
5M NaCl 20ml
1M MgCl2 10ml
ddH2O定容至1000ml;
●TSM2 (1000ml):
1MTris-HCL(PH8.0) 100ml
5M NaCl 20ml
1M MgCl2 50ml
ddH2O定容至1000ml;
● 抗體稀釋液: 100ml
BSA 1.0g
Tris X-100 0.4ml
疊氮鈉 0.4g
0.05M PBS (PH7.2)調至100ml;
● 0.05M PBS (PH7.2):1000ml
Na2HPO4 15.4g
NaH2PO4 1.4g
NaCl 4.25g
●去內源性酶液(40ml):
儲存液 用量 終濃度
10%甲醛 4.0ml 0.3—0.5%
冰醋酸 10.0ml 25.0%
加0.05MPBS至40ml
● 0.4% Triton-X 100
四、關于原位雜交實驗技術操作步驟:
一質粒制備
1質粒的轉化和擴增
1.1制備XL1-Blue感受態細菌
1. 取400uL XL1-Blue菌種加入到含200ml LB培養基的錐形瓶中,37 ℃、100 rpm培養4h,離心,倒置,以冰冷的0.1 mol/L
CaCl_2重懸細菌,冰浴30 min, 離心,棄上清,倒置,再加4ml(含15%甘油)冰冷的CaCl2重懸細菌,分裝(200 μ/tube),-80
℃保存。
2. 轉化:在冰浴中將1管XL1-Blue感受態菌解凍,將濃度為2ng/μ1的質粒 DNA4μ1加入到8Oμ1感受態菌中。
3. 輕輕搖勻,冰浴30 min。
4.42 ℃熱激9O秒,然后迅速冰浴2 min。
5. 加入LB培養液(無氨芐青霉素)0.8ml,在37 ℃,100轉/min水浴孵育 60 min。
6.取200μl菌液鋪于瓊脂板上(涂有X-Gal(20mg/ml)-IPTG(200mg/ml)的 LB-氨芐青霉素50
mg/ml,1μl/ml培養基),待菌液全部被吸收后,倒置平 板于37 ℃培養12-16h。
1.2鑒定和挑選含重組質粒的菌落
1. 用無菌牙簽挑取單菌落,接種到10 ml含氨芐青霉素的LB培養液的離心管中,于37 ℃,200轉/分培養2h,取1
ml之一Eppendorf離心管,加50μl 10mmol/L EDTA(pH 8.0)。
2. 加入50μl新配置的0.2mol/L NaOH、0.5%SDS、20%蔗糖溶液后,振蕩3O秒。
3. 在70 ℃溫育5 min,然后冷卻到室溫。
4. 加1.5μ14mol/L KCl和0.5μ1含0.4%溴酚蘭染液,振蕩3O秒后,冰浴5min。
5. 12000g,4 ℃離以 3 min,以除去細菌碎片。
6. 制備1%的瓊脂糖凝膠(含EB0.5μg/ml),取50μl上清液加入到樣品孔中,其中一孔加入中等分子量DNA Marker。恒壓50V,進行電泳。
7. 當溴酚蘭遷移到凝膠全長的2/3-3/4時,停止電泳,在紫外燈下檢查質粒DNA分于量的大小是否與轉入質粒相符。
1.3質粒的擴增和純化
1. 用無菌牙簽分別挑取單個白色菌落移入含30ml LB-氨芐青霉素(50μg/ml)培養液的聚丙烯管中,于37 ℃,200轉/分培養3h。
2. 將菌液轉入含70 ml LB-氨芐青霉素培養液的250ml錐形瓶中,37 ℃,200轉/分培養過夜(12-16h),細菌渾濁。
3. 菌液中加入氯霉素液(34mg溶于lml乙醇,100ml菌液加入0.5ml氯霉素溶液,終濃度為170 μ/ml)。37 ℃,200轉/分培養12-16h。
4. 將培養的細菌倒入50ml的離心管中,6000rpm,4 ℃離,th,15 min,沉淀細菌。
5. 棄凈上清夜,用2ml預冷的溶液I,懸浮菌體沉淀,劇烈振蕩,于室溫靜置5 min
6. 加入新配制的溶液II 4ml,快速用手晃動10秒,顛倒數次后,于室溫靜置10 min。
7. 加入預冷的溶液III 3ml,溫和振蕩l0秒,于冰上靜置10 min,出現白色絮狀沉淀。
8. 6000rpm,4 ℃離心15 min,保留上清。
9. 將上清(若帶細菌殘片,則再次離心)移入另一50ml的離心管中,加入O.6倍體積的異丙醇混勻,于室溫靜置10 min。(或-20 ℃4h,或4
℃過夜,可便核酸沉淀)
10.12000 rpm,4 ℃離心15 min,回收核酸。小心棄去上清,倒置離心管使殘 兼上清液流盡。
11.于室溫用70%的乙醇洗滌沉淀物和管壁,室溫12000 rpm離心,15 min,充分棄去乙醇,于室溫將離心管倒置在紙巾上,使較后殘余的痕量乙醇揮發殆盡。
12.用500μl TE(pH8.0)溶解核酸沉淀,轉移至1.5 ml Eppendorf管中。
13.加入用冰預冷的5mol/L的LiCl溶液600μl,充分混勻。12000 rpm,4 ℃離心15 min,以沉淀高分子量的RNA。
14.將上清轉移到另一1.5 ml Eppendorf管中,加等量異丙醇,充分混勻,于室溫靜置10min。
15.12000 rpm,4 ℃離心15 min,回收核酸。小心棄去上清,倒置離心管使殘余上清液流盡。
16.于室溫用70%的乙醇洗滌沉淀物和管壁,室溫12000 rpm離心,15 min,充分棄去乙醇,于室溫將離心管倒置在紙巾上,使較后殘余的痕量乙醇揮發殆盡。
17.400μl含無DNA酶的RNA酶(20μg/ml)的TE緩沖液(pH8.0)溶解沉淀,將溶液轉移到另-1.5 ml
Eppendorf管中,室溫放置1.5ml Eppendorf管中30min。
18.加入400μl 13%(v/v)的PEG 8000-NaCl(1.6 mol/L),混勻,4 ℃ 12000 rpm離心5
min以回收質粒DNA,棄去上清。
19.加入400μl TE緩沖液(pH 8.O)溶解沉淀,再分別用等體積的Tris飽和酚、酚:氯仿:異戊醇(25:24:1)、和氯仿各抽提一次。
20.將水相(上清)移入另一1.5ml Eppendorf管中,加入O.1體積(約50μ13M 的醋酸鈉(pH 5.2)和2倍體積(大約1
ml)的無水乙醇,充分混勻后于4 ℃放置30 min。
21.于4 ℃ 12000 rpm離心5 min回收沉淀的質粒DNA。盡可能棄去上清,敞開管口,置工作臺上使殘留的痕量乙醇蒸發殆盡。
22.加入400 μl處于4 ℃的70%乙醇,稍加振蕩,漂洗沉淀,4 ℃ 12000 rpm離心2 min。
23.吸去上清,室溫敞開管口,直到乙醇完全揮發。
24.用100μl TE緩沖液(pH 8.0)溶解沉淀。
25.取4μl溶液1:100稀釋后,測定其OD260、OD280,以確定質粒DNA的
純度和濃度(OD260/OD280>1.8。OD260/OD280對DNA而言其值大約為1.8,高于2.0則可能有RNA污染,低于1.8則有蛋白質污染。;DNA濃度
=OD260 X 0.05 X稀釋倍數(μg/μl)。
26.質粒DNA溶液于-20 ℃保存待用。
cRNA探針的標記
1. 將質粒DNA,用相應的限制性內切酶線性化,通過瓊脂糖凝膠電泳以確保完全線性化。
2. 線性化后的DNA按“質粒的純化”步驟19-24進行純化,作為cRNA探針 標記的模板,用相應的RNA聚合酶合成地高辛標記的反義和正義RNA探 針。
3. 進行體外轉錄,步驟如下:
4. 在冰上將各試劑加入一1.5 ml無RNA酶的Eppendorf管中。
DEPC處理的三蒸水8μl
質粒DNA模板 0.05μg/μl 1μl
10 x NTP地高辛標記混合物 1 x 2μl
0.1 M DTT溶液 10 mM 2μl
5 x轉錄緩沖液 1 x 4μl
RNAse抑制劑 2U/μl 1μl
RNA聚合酶 2U/μl 2μl
反應體系總體積 20μl
5. 加入上述各試劑后,混勻,簡短離心后在37 ℃孵育2h。
6. 加入2μl無RNA酶的DNA酶I(10U/μ1),37 ℃孵育15 min降解模板DNA。
7. 加入0.2M EDTA(pH 8.0)溶液2μl終止反應。
8. 加入2.5μl的4 M Licl和7.5μl冷的無水乙醇,混勻,-20 ℃放置2h。
9. 12000g下離以 15 min,棄上清,小心地用50 μl冷的70%乙醇洗滌沉淀。
1O.室溫下稍干燥,溶于100μ1 DEPC處理過的三蒸水中,混勻分裝,-20 ℃下保持備用。
冰凍切片與雜交前預處理:
1. 將樣品從-80 ℃取出,用OCT包埋,在-23 ℃(切片機腔體溫度)平衡至少30
min。將包埋好的樣品固定在樣品頭上,切10μm厚的連續組織切片,平鋪于涂有多聚賴氨酸(1mg/m1)的玻片上(玻片預先經180 ℃干烤6小時),保存于-70
℃冰柜備用。
2. 冰凍切片經室溫干燥10 min后,在4%的多聚甲醛-PBS(pH 7.4)固定lOmin。
3. 活躍的DEPC-PBS(未高壓的0.1%DEPC-1XPBS溶液)洗2次,每次5 min。
4. 在0.2M的鹽酸作用中作用10 min后,重復步驟4)。
5. 在切片上滴加蛋白酶K(0.1μg/m1),37 ℃孵育15 min,重復步驟4)。
6. 經0.1M TEA(三乙醇胺)作用5min后,再在新配制的0.25%AA/0.1M TEA (乙酸酐/三乙醇胺,pH 8.0)中乙酰化10
min。(在大多數實驗中,步驟4,5,6省略)
7. 5 x SSC中平衡15 min。
雜交:
(一) 脫蠟,水化:
1、 二甲苯10min 兩次
2、 無水乙醇3min 兩次
3、95%乙醇3min 一次
4、75%乙醇3min 一次
5、50%乙醇2min 一次
6、重蒸水2min 一次
7、PBS洗滌5min
(二)將組織芯片放入去內源性酶液中浸泡30min;PBS洗滌5min
(三)0.1M甘氨酸去游離醛基 15min;0.4%tritonX-100 洗10min;
(四)用蛋白酶K與37℃孵育30min ,PBS振洗5min
(五) 在0.1mol/L三乙醇胺——0.25%乙酸酐中孵育10min ;在2×SSC中洗5min ;
(六) 滴加預雜交液42℃,30min;將RNA探針用預雜交液稀釋(1ng/uL~2ng/uL)
(七)雜交
1、在載玻片表面覆蓋上雜交小室,加20~50uL的雜交液到組織芯片TMA上,42℃~44℃濕盒中過夜。
2、在4×SSC中37℃洗滌15min
3、2×SSC,加入RNA酶(大致為10ug/ml)37℃中洗滌30min,
4、0.5×SSC,37℃洗滌15min
(八)關于原位雜交實驗技術封閉
1、1%正常山羊血清孵育30min
2、用抗體稀釋液稀釋堿磷酶標記的抗地高辛抗體(1:500)37℃中孵育3h,PBS洗三次,每次5min
3、TSM1洗;
4、TSM2洗;
(九)顯色:用TSM2將NBT/BCIP按2:1稀釋進行顯色;顯微鏡下掌握染色程度
(十)終止顯色:用水終止
(十一) 脫水,透明,封固
1、85%乙醇脫水,2min
2、95%乙醇脫水5min
3、無水乙醇脫水15min
4、二甲苯20min
5、封片,鏡檢